close

吾友 平
我已返台,進辦公室看到堆積如山的資料灑在桌上,很討厭這種感覺。緊接著一年一度的預算行政會議要召開…….,腦筋一片空白,忽然間想到以前你帶著女孩和釣竿在水廠湖邊垂釣,我和石頭、小琪一旁嘻笑怒罵弄不懂釣魚有什麼好玩的情景,現在想起來是何等愉快悠閒的時光。

儘管很忙,我還是堅持把最後一篇見聞完成及寄給你作為旅程的駐腳。這是我第一次將旅遊札記寫下來,寫得不好也不完整,只是一個開始。起先同事嫌我麻煩,後來也羨慕我可以隨時紀錄當時的情境也不錯。

這次大陸之行有關『吃』的方面只有一個原則:要吃不一樣的。所以北京朋友或同事無不絞盡腦汁,且聽我道來:
話說中國的版圖約略從東北黑龍江沿西北的新疆經西南雲貴高原到東南的台灣,這趟吃的豐富之旅行程是從黑龍江、新疆到雲南,以上三個省在北京都有設辦事處及餐廳,所有的酒菜原料及廚師侍者都是來自當地,所以食物都非常道地。

先說黑龍江吧!由於台灣同事的北京女友是黑龍江人,所以才有此等機會嚐到東北人平日的飲食,比較特別的菜叫做『扒豬手』 (其實就是台灣的紅燒豬腳),不過豬手燉完後要先放涼變硬再用手扒著吃,主要是嚐香料的氣味及肉質的韌性,若太斯文那就甭吃了。再來是一道東北特有的醃酸白菜與來自大興安嶺森林的雲菇煲,既可口又下飯。

新疆維吾爾族在北京有一個村落,當我們走進去時真以為是到了俄國,因為維吾爾族長得像西方人。大漠地方多的是牛羊,所以我們的主食是羊肉,當一半碳烤連眼帶鼻的羊頭(聽說這是招待貴客的主菜)端在桌上時實在沒有勇氣伸出手去夾,當然最後還是下肚了,不過真是又香又好吃。另一種長得很像青椒的『虎皮椒』(比較瘦長且表皮皺皺的)辣得讓你頭皮發麻。最後一道菜是『螞蟻上樹』,當一隻隻又大又黑的螞蟻(真的螞蟻喔)爬滿粉絲上令人眼睛為之一亮,最後我還是一股作氣吃了一口,噁心、害怕又刺激的感覺令人難忘。

雲南省政府辦事處傣族的招牌菜是『過橋麵線』,光聽這名字就了解是有典故的,在此略述。先將一大碗滾燙的高湯端上,再把細薄的豬肉片涮熟,接著將麵線及其他佐料加入湯碗內和勻後食。當然這樣的過程是自助式,很像台灣流行的『岩燒牛排』,調配的過程很有趣,麵線的味道很鮮美清淡,來此進食的饕客必定每人一碗。其實雲南菜的另一特色是雲貴高原裡的植物,各式各樣的菌類、樹根及躲在樹幹裡的蟲都可以吃。蕈菇類基本上吃不出是『蕈』,黏黏稠稠的『蕈』被昆布包著做成一粒粒堆成一座小山的冷盤;樹根都是從幾丈之下的土裡挖出來的(有點不太環保)切細後涼拌,這兩種菜實在很難用言語向你形容他的味道,總之,就是挺特別。還有一道小菜是乾炸不知名的蟲蛹,白白胖胖的蟲被油炸成金黃色後上桌,我只當在吃蝦味先而且還把他吃光,阿彌陀佛。

在北京還吃了一些別緻的餐館,例如全聚德的北京烤鴨及能仁居的涮羊肉是全中國最有名,世界各地的遊客到北京一定會光顧此兩地。所以全聚德到處都有分店,不過由於太油膩還沒台灣的好吃。能仁居的涮羊肉真是一級棒,湯清、肉薄、調料好是最大特色,客人絡繹不絕,中外人士都有。北京的餃子館口味豐富,光是餡的種類高達50種,對於非常喜歡吃餃子的我而言肚子就像無底洞可以吃上20~30顆,惟大陸吃餃子是算『兩』的,通常一兩約6顆,我們一行人約吃了10種水餃,餡的主料仍是豬肉、羊肉或牛肉,配料有分茴香、紅蕃茄、韭菜、海鮮、蘿蔔、酸菜……有些忘了,反正有10種。

唉!講到吃是寫不完的。其實我已回台10天了,這封信花了我6天一點一點寫起來的,感動一下吧!再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蘇菲卡住門 的頭像
    蘇菲卡住門

    上班女郎的苦中作樂

    蘇菲卡住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